整體廚柜的設計流程。①廚柜結構的簡單介紹;②廚房水位、電位的制定原則;③廚房的實際測量;④電器、配件在廚柜設計中的要求;⑤廚柜布置基本方案的確定與方案優化;⑥設計方案的效果圖制作;⑦合同的編寫;⑧生產下單圖的制作;⑨實例演示常見設計錯誤⑩案例分析。
當前櫥柜的馬太效應加劇,名牌與中小雜牌企業差距拉大。
每年初秋,是櫥柜裝修的淡季,櫥柜市場都要遭遇一段低迷期。因為現在還沒有進入裝修高峰期,整個行業的市場消費是相當有限的,而櫥柜企業競爭卻非常激烈。銷量分流導致整個行業進入銷售淡季。只有歐派、科寶等少量櫥柜廠商的訂購量較少受到季節的影響,銷售形勢喜人。
觀察人士指出,隨著櫥柜消費的日趨理性,大眾消費逐漸出現向少量大品牌聚集的苗頭,因而近段客源比較穩定,加上今年國產品牌龍頭提出“櫥柜時裝化”的設計理念,新的櫥柜套裝在款式、材料等方面又有新穎獨到的地方,消費者的購買名牌熱情還是特別高漲,如歐派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成交量上升40%。
業內人士非??陀^地分析說,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持續走高,但實際上需要即時進行家居裝修的比例并不高,櫥柜市場存在一種久旱盼甘霖的饑渴,即使大牌子也曾經面臨銷售不暢的情況。但是,今夏櫥柜龍頭企業啟動了新一輪營銷戰略,從產品設計、價格調整、服務水平等方面撼動夏季市場,在櫥柜銷售淡季取得較好的成績。
全國工商聯櫥柜專委會執行會長姚良松表示,品牌價值、終端展示、產品服務是引領行業發展大潮的方向。國產品牌只有不斷嘗試新突破,與全球接軌,才能打造國際競爭力。
“在目前國內的櫥柜行業內,許多企業或只注重產品制造,或單單漫天撒網擴張,或僅依靠炒作吸引眼球,缺少真正能全方位、長期性地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的戰略。”資深家居業研究專家表示。
業內人士對下半年的家居市場做了大膽的預測:一是傳統旺季集中在下半年;另外可能存在的樓市泡沫于下半年逐漸被擠破,大批在上半年已成交的樓盤進入實際使用階段。再者,奧運相關配套設施也在下半年陸續竣工。諸多因素表明,櫥柜需方市場仍具有強大拉力。
“然而,把握后市回暖的機遇,需要上游供應商深厚的積累和敏銳的市場觸覺。”業內人士冷靜分析稱,“櫥柜行業進入門檻低,能夠像歐派、科寶一樣擁有強大的研發隊伍、掌握多項技術專利、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的優勢企業并不多,消費者品位的提升,更傾向于選擇讓人放心的優勢企業。所以,后市回暖極有可能加劇馬太效應的出現,一批沒有核心優勢的中小櫥柜企業面臨不小的危機。”
據了解,相對于家電等其他行業而言,中國櫥柜業的發展雖然很快,但還不夠成熟,潛力巨大而競爭還很不充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內,國內市場櫥柜總容量將達到2900萬套,平均每年58 0萬套,在我國約1億戶城市家庭中,整體櫥柜的擁有率僅為6.8%,遠低于發達國家。
據悉,近年來受各種質量危機、“投訴無門”等事件的影響,消費者在購買櫥柜等家居產品時的品牌意識已經越來越強。因此,塑造強勢品牌成為國內企業制勝市場的關鍵。而經過十余年的市場洗禮,國內也已經沉淀出一批以歐派、科寶為代表的優秀品牌企業。
有關專家指出,品牌承載企業對消費者的一切承諾,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逐步增強和首批櫥柜“中國名牌” 的出爐,櫥柜業正逐步入一個品牌競爭時代。
行業標準不完善
2003年由中國五金制品協會與國家質檢總局標準化委員會共同制定《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準》。這項標準把整體廚房設備的概念定義為:家庭中進行炊事活動所配置的操作臺、水槽、櫥柜、相關器具及功能五金件的組合。并從四個方面對廚房設備的生產做了規定。
但是目前并沒有多少企業按照標準生產,推廣效果很不理想,甚至有的企業認為標準根本就沒有用。實際上,就櫥柜生產而言,這個標準的確太籠統,很不完善。櫥柜的生產安裝標準應該是按做工精細程度、環保材料和設計功能的合理性來制定,而這類標準至今沒有出臺。
企業生產實力弱
花個幾萬元辦一個櫥柜廠在業內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由于進入櫥柜行業門檻低,一些裝修工程隊、小型家具廠、木材加工廠紛紛擠了進來。在一些地方,由這些隊(廠)脫胎而來的“作坊式”櫥柜廠要占50%。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沒有經濟實力作后盾,行業很難發展壯大。
這些類似“游擊隊”的櫥柜廠不但生產技術與工藝落后、設備廠房簡陋,而且購置的材料和配件也是質次價低。七拼八湊的“拼裝櫥柜”過一兩年就會出現門板脫膠、水槽漏水、五金件失靈、烤漆脫落、甲醛釋放量嚴重超標等問題。但靠著低價位,小櫥柜廠往往能夠生存。
仿冒抄襲風過甚
櫥柜如同家具、服裝一樣,歐洲流行什么,中國就會模仿什么。眾所周知,德國櫥柜在中國市場無論是品牌、做工還是設計都受到消費者推崇。但如何設計出具有本土特色、適合中餐習慣并含有歐洲風格的現代派產品,就需要本土的設計師“洋為中用”,而不是照貓畫虎。
目前,國內櫥柜業的設計人員大部分來自裝飾公司和家具廠,當然這并不矛盾,櫥柜與室內裝飾和家具擺放一體化本來就是合情合理的。只是有的設計師搞得不倫不類,拿中國的家具、裝飾風格去照搬外來的“洋廚房”,然后硬塞進房子里,實在是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
安裝服務不專業
因安裝問題被投訴是櫥柜廠商頗為頭痛的一件事。櫥柜安裝一般是由廠家或經銷商負責。無論哪一種情況,最終去消費者家里安裝的既不是工程師也不是技術員,基本上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民工,一家能派個技術指導就相當不錯了,因此在安裝和售后過程中很容易出問題。
常見的問題有:櫥柜安裝人員不小心碰壞室內設施、損壞櫥柜配件。一旦有業主投訴,安裝隊伍、經銷商與櫥柜廠家就互相扯皮,相互推諉。不管結果怎樣,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櫥柜生產企業。本土櫥柜安裝人員的素質亟待加強。對于一套優質櫥柜來說,安裝的好壞至關重要。
整體櫥柜“升級”市場面臨整合
據預測,未來3年內整體廚房市場空間將達到300億元以上。隨著廚房家電一體化趨勢出現,實力大品牌抬高競爭門檻、加速品牌整合,整體廚房市場將由春秋戰國時代走向統一。
“整體廚房”與通常所說的“整體櫥柜”有著本質的不同,它代表了不同的設計理念和服務品質,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實力要求很高。但是由于相關標準的缺乏及消費者整體廚房知識的匱乏,整個市場魚龍混雜。據介紹,目前全國生產整體廚房的企業就有1000多家。除了大品牌肯投資上億元建立最先進的“數字工廠”并引進德國、意大利生產線以外,只有十幾人的小手工作坊式企業仍然占絕大多數。真正能夠做到家電、櫥柜緊密配合的整體廚房更是寥寥無幾。特別是使用過程中櫥柜的精密程度、櫥柜與家電的配套性乃至以后的售后服務等內容,只有大品牌才有實力進行支持,因此市場的整合也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