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首飾需求下降,投資需求占主導
* 中國首飾需求上升,但其它地區減弱
* 央行成為黃金凈買家
路透倫敦8月19日電 世界黃金協會(WGC)周三表示,第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下降9%至719.5噸,因金價上漲及全球衰退沖擊了首飾消費。但是,可確認投資需求從上年同期的151.9噸上升到222.4噸,對于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的需求大大高于去年同期。"全球經濟不景氣顯然對黃金消費者的購買力產生了重大影響,較高的本地價格和美元匯率波動也帶來影響,"世界黃金協會(WGC)執行長Aram Shishmanian在聲明中表示。但他補充稱,"投資需求特別強勁,我們相信這表明黃金日益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獨立資產類別。"第二季上市交易基金(ETF)流入量降至56.7噸,不及上季創紀錄的465.10噸,但仍遠高于去年第二季僅流入4噸的規模。包括金條及金幣等小型投資商品在內的零售投資凈值則較上年同期攀升12%,達到165.7噸。
第二季首飾類需求較上年同期減少22%至404.1噸,前為517.8噸。來自印度的需求則減少31%至88.0噸;印度向來為全球黃金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本地金價當季在紀錄高位附近盤旋,國內經濟仍因全球衰退而飽受壓力,"世界黃金協會在報告中指出。但作為去年第二大黃金消費國的中國,其首飾類銷售則增加6%,成為72.5噸,包括香港與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區銷售則增加4%至78.7噸。世界黃金協會指出,從供應面看,央行轉而變成了黃金的凈買家,當季官方買入14噸黃金,上年同期為凈售出69噸。今年上半年,央行凈售出38.7噸黃金,為1997年上半年以來的最低銷售水平。協會表示,"央行售金協定(CBGA)體系外的央行自2006年下半年起就一直為黃金凈買家,它們在2009年第二季總計購入了近30噸黃金。""雖然保密規定使我們不能透露具體的細節數字,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購買行為顯示出許多國家都在小幅增加凈購買量,非僅是一個或兩個國家的大肆購買。"碎金的供應量在第二季降至334噸,遠低于第一季時創紀錄的566噸,但較上年同期的276噸高出21%。協會還表示,世界總體黃金供應量在第二季為927噸,較上年同期的812噸增加了14%。
路透專訪世界黃金協會:投資需求將持續占黃金需求的極大比例
路透倫敦8月19日電 世界黃金協會(WGC)投資研究經理沃茲涅克(Rozanna Wozniak)表示,以投資為目的的黃金需求在今年上半年占到黃金消費的近50%後,今年可能續占很大比例。然而沃茲涅克也表示,若金價下跌且有經濟復蘇的新跡象浮現,通常為黃金需求主力的珠寶買家,今年稍後或許會再度受到吸引而返市。沃茲涅克指出,盡管經濟衰退抑制消費者黃金購買力,使珠寶和投資需求受挫,同樣是這股不穩定的力量,也使投資黃金的需求受益。"我們有兩方面(工業和首飾需求)大致屬于景氣循環性質--隨經濟活動走疲,很顯然會受到某種程度上的影響--以及抗景氣循環的投資性質."她說。今年上半年首飾買盤僅占黃金需求的43%,較2008年頭六個月有極大改觀,當時飾金占黃金消費的63%。沃茲涅克表示,黃金需求從高度仰賴飾金轉變為多元化需求,對市場是正面的一步.根據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印度首飾買盤在2004年占全部黃金加工需求的五分之一以上。
"盡管從歷史角度,印度一直是最大的推動力來源,而每個人都把全部焦點放在此,但我們也正看到愈來愈平衡的需求來源。"不過,她表示,珠寶商今年稍晚或將返回市場,此前數月其在大舉削減庫存,因高價格令其不愿進行新的采購。"珠寶企業的狀況仍然相當艱難,盡管一些地方的經濟狀況正在企穩...但失業率上升還會令消費者信心承壓,"她說。"不過,在有些傳統的珠寶市場,買家一直在場邊觀望。他們遲早會要決定是繼續等待金價更大幅度的下跌,還是下決心購買。"自2008年第二季以來,金融市場動蕩和對黃金的興趣上升推動對上市交易基金(ETF)等黃金投資產品的大量買盤。ETF持金量今年前三個月觸及465.10噸的紀錄高位,盡管在第二季降至56.7噸,但仍遠高于去年第二季的4噸。沃茲涅克稱,盡管ETF持金量有所下降,但其仍是支撐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