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的玉文化,淵源而流長。所謂玉之五德系古人對玉更加擁有性情的評價!有人云:玉,石之美,有五德者。也就是說玉,是很美麗的石頭 有五德! 論點反過來說有五德并且很美麗的石頭都可以稱之為玉! 觀點比較宏觀,跟現在的觀點有出入,但是,方才也說了性情中人對玉的評價乃五德也! 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去吹毛求疵! 我們就來說說這五德吧!
中國古文化儒家認為玉有玉德,人只有具備了玉德的人才能成為君子,實現人生的理想!所以利用這樣的理論,珠寶首飾設計就可以更有主題的進行創作設計了。
五德之一:仁——“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說明玉 給人帶來恩澤,具有仁愛之心, 生性溫和。是以,經常佩帶會給人一種非常平和的心態! 這一點到現在竟然找到了科學的根據,有人曾經做過放射性鑒定,玉的放射值跟人是同樣的。這些是其他礦物質不能比的,拿理石來說,就算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標準 對人體都是有害無利的!所以說佩帶玉的人自己感覺不到,但是就像是有個具有仁愛之心,生性溫和的人時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著你。玉不離身,人不離玉!
五德之二:義——“理之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 從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雜質,是玉的忠義!畫龍畫虎難話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能做到五德之二 實在是難得!
五德之三:志——“其聲舒暢,專以遠聞,志者方也” 敲擊玉石,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并且能傳達到很遠的地方,說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傳達給周圍的人。志在四方!
五德之四:勇——“不撓而折,勇之方也” 不屈不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代表著玉有超人的勇氣!
五德之末:潔——“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當玉斷裂的時候邊緣會有很鋒利的斷口,但是我們用手來觸摸的時候并不會傷害到我們, 這點與其他任何物質都不同,表明了玉潔身自好。就算是你把我摔破了我也不會傷害到你的手。
閱讀本文的游客還閱讀了:寶石鑒定新知識與檢測信息 古董珠寶首飾的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