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那”,是翡翠市場上一個檔次較高的種料,也是近兩年翡翠市場的新貴。她以鮮艷均勻的綠色、透明清澈的水頭,令無數收藏者追捧。
“木那”的名稱,源于緬甸一個名為“木那”的翡翠礦,緬甸有帕敢場區、木坎場區、南奇場區和后江場區共四個老場區。帕敢場區是最古老、最著名,也是產量大的老坑區,這個場區是沖積或殘一坡積礦床,位于烏魯江中游,系統的開采始于公元一世紀,目前挖掘最深的坑洞已達第五層約為30米左右深?!澳灸恰奔磳儆谂粮覉鰠^,同場區其它著名場口還有有灰卡、大谷地、四通卡、老帕敢等28個以上場口?!澳灸恰笔瞧渲幸粋€場口名,分上“木那”和下“木那”,以盛產種色均勻的滿色料出名,“木那”出的翡翠基本帶有明顯的點狀棉,但這個沒有影響到其高檔次。
那么“木那”又何以成名呢?主要的一點是60年代后,整個帕敢場區出料幾乎是百賭百輸,而上下“木那”的場口連出滿色玻璃種,因此整個東南亞玉商,對“木那”料趨之若騖,一些礦口原石仿“木那”、冒“木那”泛濫成風。中國人開始玩翡翠后,“木那”于近年來在國內開始揚名起來,也受到了內地市場的極度追捧,“木那”這個名字快速得到了市場的認同。
在市場的推動下,一些著名場口不得不低下了高貴的頭,臣服在“木那”之下了,大馬坎場區、莫老埂、仙桐、莫敢場口,更是為了自己的料有點棉而歡呼雀躍。網絡上有一句話,是這樣形容“木那”的:海天一色,點點雪花,混沌初開,“木那”至尊。
其實現在市場很多自稱是“木那”的其實根本不是“木那”場口出的,“木那”場口每年的產量是很少的。但是很多冠名“木那”料的種水色都十分出色,其品質之好,甚至超過原“木那”場口的,只是其出身不被市場熟悉,不得不說自己出自“木那”。后來,有類似特征的翡翠都被歸入“木那”里面。
“木那”翡翠較多見之于陽美市場,廣州、昆明市場的“木那”翡翠絕大多數是出自于陽美市場的,其艷麗的顏色、精湛的雕工處處透露出高雅的氣質和誘人的魅力,使無數人對其垂涎三尺。當然了,其價格當仁不讓是很高的,自市場出現“木那”翡翠以來,其價格是一路看漲,其中也不乏人為炒作。開始在網絡市場上炒作,批發的賣家一看勁頭不錯,也跟著炒起來,從成品到片料,是越炒越高。曾經有一手“木那”片料,在陽美市場這里,首先在第一個檔口以五萬成交,買家放到自己檔口賣,很快就以八萬多的價格賣出去,第二個買家買下后也是很快就轉手賣到十幾萬……就這樣這手“木那”片料轉了幾手,最后被一個云南人以二十幾萬買走,可見在陽美市場,炒片料的現象是很普遍的、也是很恐怖的。
雖然如此,但好貨就是好貨,無論價錢多高,總是不愁賣的,這也造就了陽美市場“開價高、談價難”的特點,而且好貨的價錢也是漲的很快的,一件貨今天可以賣到十萬,過了三個月,可能就可以賣到十五萬了;再加上陽美市場的批發商大多都是家底厚財力強的,所以他們不怕壓貨。陽美市場的這個特色與廣州、四會市場大大不同,在廣州、四會市場做批發的福建、河南人,大多數人都希望檔口里的貨盡快走掉可以有資金去周轉、生意細水長流;陽美市場的就不一樣了,有的檔口長時間不開張絲毫都不緊張。話說回來,“木那”目前仍然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其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將左右著整個高檔翡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