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飾制作中,銀版的工序是不可或缺的,其中銀版制作中的擺坯過程有點復雜,以下是該過程具體細節:
擺坯的一般過程是:
1) 先將首飾設計圖中的復雜原版分解為若干部件,對每一部件進行制作,如大小鑲口、花葉、花絲、花頭、骨架等預先分別制作好待用。
2) 準備一塊100×60×1(mm)的銅板(或木板、鋁板、塑料板),將膠泥在銅板上堆壓成半球形(半球的直徑與戒指指圈相當)或平面。
3) 先將主石鑲口壓入膠泥中,注意壓入深度要適當,過深或過淺都不行;再將副石鑲口按圖紙位置壓入膠泥,擺放整齊;將花葉、花絲和骨架按圖紙位置壓入膠泥,擺放整齊;將大小鑲口的爪插入大小鑲口與其它部件之間的縫隙中,與對應的鑲口貼平,注意爪的位置要對稱,長度要比圖紙標注的尺寸略長一些(若不是爪鑲則這一步可以省略)。
4) 將一片50×50×0.4(mm)的鐵皮卷成圓筒,焊好(或用膠紙粘牢),插入膠泥,圍住擺好的部件;將已調好的石膏漿沿圓筒內壁緩緩注入,注入深度接近圓筒深度;常溫下放置2—3小時,待石膏自然凝固后,將石膏筒倒轉放置,小心取下膠泥,縫隙里的膠泥用毛筆蘸汽油輕輕刷洗干凈。
5) 風干殘余汽油,焊接露出的原版背面;焊后趁熱將石膏筒放入冷水中炸洗,除去石膏;用鋼針挑去殘留的大塊石膏,將原版放入稀硫酸中浸泡10分鐘,取出沖凈,用吹風吹干。
6) 檢查原版正面是否有虛焊、漏焊和變形,若有則應進行補焊和修正;確認無誤后剪去多余的爪(正反兩面)。
7) 根據銀版的體積、復雜程度焊接單股、雙股或三股水口線(可用直徑為3—5mm的銅絲),銼修焊縫。
8) 對銀版整體進行銼修、打砂紙、打膠輪,直至表面光亮整潔、花型對稱、線條流暢,即可進行壓模和注蠟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