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設計思維的拓展探討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珠寶藝術走下了象牙塔尖,走入大眾的生活中。珠寶設計也作為一個年輕的藝術設計行業得到蓬勃發展。面臨發展中的激烈競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設計的目的是人, 而不是產品”,即“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珠寶設計思維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珠寶設計屬于造型設計。設計要素包括主題要素、形式要素和功能要素[1]。其中形式要素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珠寶設計不同于其他造型設計——如工業設計、建筑設計等的地方。形式要素中包含了造型、材質、色彩、肌理和工藝技法,也就是珠寶設計中常說的:任何一款珠寶都是以一定的造型來表現某種特定的珠寶的材質美,來傳達某種特定的美好情感,并依賴于一定的工藝技法去實現。所以按照傳統的珠寶設計理論,以形示美,造型設計即“形”的塑造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礎上追求造型、材質(包括色彩和肌理)和工藝表現的“三位一體”——即諸元素對主題表達的共同烘托作用。因而,珠寶設計思維的定式是:尋找某種造型元素,再經過不同的設計元素演化,如元素變形、元素分割和元素組合等,最終塑造出一款珠寶造型,再賦予這種造型一定的材質和色彩及肌理表現,工藝技法也服從于造型表達的需求。這種設計思維是目前珠寶行業的主要設計方式,也影響著珠寶市場的產品表現形式。當人們改變了對事物的傳統看法和審美觀念,不再追求單一的流行藝術,厭倦了單一的珠寶表現形式,追求異質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時候,珠寶設計面臨著壓力和挑戰。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成功的珠寶設計必須符合人的物質佩戴上的需求,同時滿足人們寄托在珠寶藝術這一載體上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欲望。因此,珠寶設計思維也應隨之拓展。


  為滿足人們的各種情感需求和個性需求,以“形”為主導的設計思維定式被逐漸打破。設計思維可以從珠寶形式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開始,以其為主導,構建獨特風格的珠寶設計,達到珠寶表現異質化的目的。



  1.色彩為主導的珠寶設計思維

  色彩是造型藝術的重要要素之一。遠看色彩近看花,色彩起著先聲奪人的作用。因此,色彩對造型藝術是極為重要的。珠寶設計中,由于珠寶材質本身具有豐富的色彩,如多彩的K金(如18K白金、18K黃金、18K玫瑰金等)、絢麗的寶石等;除此以外,還有通過各種工藝技法表現出的色彩,如琺瑯工藝、電鍍工藝、木紋金屬工藝和錯金工藝等。以色彩為主導的珠寶設計思維中,通過色彩自身的情感(如冷暖、軟硬、熱烈和安靜、甜蜜和深沉)以及色彩的調和和對比等構成方式來傳達相應的主題和風格[2]。由于色彩處于第一位,其他設計要素都將服從色彩表達的要求,而造型要素也退至次一級的位置。


  如中國TTF當代珠寶設計制作公司下屬的George品牌,演繹了以色彩來構建該品牌特征的珠寶表現方式:依據色彩的表達需要鎖定特定的珠寶材質為彩色晶石,依據對色彩情感的敏銳程度鎖定年輕的時尚消費群體,根據色彩構成的整體的效果來確定彩色寶石的大小和琢型。至此,該品牌完成了以色彩為主導的珠寶設計思維和相應的珠寶品牌風格特征:造型簡約、現代;但各種色彩的運用多樣,情感豐富,材質多以彩色晶石為主。由于色彩是該珠寶品牌風格的特征表現,因而琢型上采用了“千禧切工”,這種凹弧形放射狀的寶石切磨方式提高了寶石表面的亮度和火彩,使得色彩表現更為斑斕。

  2.材質為主導的珠寶設計思維

  珠寶設計與其他造型設計的重要區別之一在于:材質是珠寶設計要突出的中心,因為一方面,珠寶材質本身就很美,另一方面,珠寶材質在珠寶價值中占有重要的份量,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成為人們的關注中心。如鉆石珠寶,人們一定要挑剔和審視鉆石,鉆石就是這款珠寶的中心,鉆石的火彩讓人炫目;在黃金珠寶中,人們會關注黃金的成色,金黃燦爛的黃金讓人們感受到富貴、傳統的氣息。所以,以材質為主導成為一種珠寶專屬的特定的設計思維。設計師們一方面竭力挖掘材質的美和體現這種美的方式,另一方面不斷尋找新的美的材質。所以,比較大的、美麗的鉆石有時不需要多余的其他造型和色彩上的修飾,只需用幾根金屬爪輕輕托起,盡可能讓她全方位展示在視覺中。這里,“沒有設計” 就是一種最好的設計,T I F F N E Y的“鉆石爪鑲”因而流行甚遠。而珠寶材質原生態的美則是另一種美的感受。英國伯明翰珠寶學院的老師Jivan Astfalck 在挖掘材質美的過程中另辟蹊徑,他發現了寶石材質在沒有進行人為切磨加工前的原始美。于是他應用了各種沒有加工的、剛剛從礦石中剝離下來的寶石晶體,配合以自然界的元素,設計展示大自然的原始美。在這里,沒有加工的寶石以她原始的形態、原始的色彩和光澤折射出自然質樸的、卻又不可掩蓋的材質的美,與精心加工過的、略顯張揚的寶石的美形成不同的風格。這種異質化滿足了人的不同心理需求和審美需求, 因而是合理并且有效的。


  以材質為主導的珠寶設計思維的應用中,必須一提的是翡翠。雖然翡翠是于清朝時期才從緬甸傳入中國,但作為玉,它傳承著中國傳統的玉文化,同時與現代鑲嵌設計工藝相結合,演繹著飽含傳統文化的綠色時尚。但由于翡翠屬于多晶質的礦物集合體,其顏色、結構和透明度有著很大的變化,甚至不可能找出完全相同的兩塊翡翠。因此在翡翠的現代設計中,因料設計,以材質為主導,根據不同材質的“種”、“色”特點,尋找最大程度展示這種材質美成為翡翠現代鑲嵌設計的設計思維和設計特征。


  3.工藝為主導的設計思維

  傳統的設計思維是工藝為設計提供服務,只是實現設計物化階段的技術手段。但現代發射性、多點性思維的方式使得工藝不再僅僅服務于設計物化的需求,而是成為某種設計新思維的主導要素,比如珠寶工藝中的連接結構元素的設計。傳統的連接元素一般起著產品不同部分的相互連接作用,如寶石與金屬之間的連接可以應用各種鑲口來完成,金屬和金屬之間的連接可以通過焊接工藝來完成,項鏈和吊墜之間的連接可以通過在吊墜背面焊上環或直接在吊墜實體頂部掏“過鏈孔”來完成,等等。



  這里,珠寶中的連接結構只是一款設計的輔助部分。但隨著人們不斷追求珠寶表現形式的創新,以工藝為主導的設計思維顯示出其神奇的力量,出現了各種以工藝上的創新來造就珠寶形式和功能上的創新。如“多功能珠寶首飾”,通過工藝上可拆分的連接結構元素的運用,使得一件戒指可以輕易地拆分和組裝,形成多種佩戴方式;而情侶套件珠寶中的可拆分可融合的形式變化—— 如一款吊墜,可拆分成男女兩款吊墜分別佩戴,也可組合成一款佩戴,滿足了情侶表達情愛主題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訴求。另外,特殊的可活動的連接工藝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珠寶表現形式中,金屬與金屬之間焊接的固定連接方式,使得珠寶造型具有可變性,豐富了珠寶的形式和內涵,也更好地體現了“珠寶藝術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這一觀念。如圖戒指為比利時H RD國際鉆石設計大賽(高水平的國際珠寶大賽)的獲獎作品[5]。該款戒指雖然造型并無太多新意,但流線形的造型形式是可以開合的,改變了一成不變的珠寶造型展示方式,凸顯了創意的新穎,給佩戴者全新的感受.


  所以,珠寶藝術設計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之時, 設計思維也圍繞這一理念進行拓展。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每一件珠寶作品設計的功能或目的不再是單一的裝飾作用,而是是將藝術的風格加于社會的口味上,引起感情的交流。珠寶實際上成為人們表達各種情感、欲望的一種藝術化的載體。因此考慮人的需求,從不同的角度拓展藝術設計思維的寬度和深度,賦予作品不受時空限制的、充滿時代精神的生命力,珠寶藝術才真正進入成熟發展的階段,也才能真正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資訊有:珠寶設計中探尋對意境美的表現  珠寶首飾設計的法律保護問題探討

无码无羞耻肉动漫在线观看e